170名地科人“小学期”五台山实战!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综合实习顺利结束

213168 2025-07-16 24次阅读

为了真刀真枪练本事,把咱学院“小学期”实践这块招牌擦得更亮,也让学生们把书本上那些地理知识真正盘活,资源环境学院这回下了硬功夫。6月28号到30号,整整三天,他们拉上2023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科学三个专业的170名本科生,一头扎进了五台山周边,搞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地理综合实习大练兵。

8ba4984d-cc88-4c25-828a-293958158a62.png

出发前头一天(6月27号),学院在立信楼202阶教开了个动员会,算是给大伙儿提个醒儿、鼓鼓劲。申震老师把实习安排和考核那点事儿掰开揉碎了讲清楚,辅导员杨树真老师则像个操心的大家长,把安全纪律、注意事项这些“紧箍咒”反复念了好几遍。院长班凤梅教授说得挺实在:这趟出去,可不光是为了考考你们专业技能学得咋样,更重要的是,这是把课堂搬到大自然里、把理论摁进现实泥巴里的绝好机会!她再三叮嘱:规矩要守、管理要听,安全这根弦,必须时刻绷紧!

头一天,队伍开到了五台县陈家庄乡。申震老师带队,现场开讲。啥喀斯特地貌的怪石嶙峋、河谷怎么被水“切”出来的、石头有啥名堂、地壳咋“拧巴”的…知识点一个接一个,边看边讲,还得动手实操,一点儿没闲着。

第二天,难度升级!大家从东台山脚一路干到台顶附近。冯强老师带着大伙儿,眼瞅着林子从落叶阔叶林“变脸”成寒温性针叶林,再往上就成了亚高山草甸,这植被垂直变化的“活教材”看得真真切切。冯老师还顺带把五台山为啥气候这么特殊、土壤植被咋长成这样的门道儿讲透了。学生们也没光看热闹,在海拔1960米和2530米两个点,大家分组圈地儿搞起了“植物户口调查”,数种类、看密度,把植物群落那点事儿摸了个门儿清。

最后一天,徐建斌老师把大家的目光引向了繁峙县和五台县交界那一片的地形骨架。平型关、滹沱河谷地,这些书本上的名字,地理背景被徐老师讲得明明白白。行程里还安排了“红色一课”——全体师生参观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感受那段烽火岁月。完事儿还一鼓作气,爬上了韩庄长城,体力脑力都拉满了。

这趟五台山之行,扎扎实实! 学生们围着五台山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转了个遍,动手能力肉眼可见地涨了一截。更重要的是,大家算是真正明白了地理这学问,光啃书本可不行,得走出来、干出来,理论联系实际的分量有多重。这次“小学期”的实战经历,绝对是给以后搞研究、干工作,提前攒下的硬核本钱!